协作机器人安全、易操作、柔性生产等特性使之可以与人协作,代替人去完成重复、定位精度要求高的工作。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协作机器人不断突破技术的疆界,与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深度融合,激发新动能,创造新机遇,工业与商业应用场景的障碍进一步打破。
协作机器人,顾名思义,就是机器人可以与人协同作战,发挥机器人的效率与人的智能。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消费级产品需求增长的宏观背景下,协作机器人凭借其安全、易用、人机协作的特点,被市场青睐,迎来发展高潮。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数据,2021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保持增长,全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35.8亿元。在整个机器人市场持续向好的大环境中,协作机器人表现尤为亮眼,IFR数据显示,20152025年,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复合增长率只有8.4%,而协作机器人为56.5%。出货量方面,今年,中国的协作机器人在垂直领域已实现了14372台的出货量,占据了全球32.2%的市场。
新兴市场引发资本和创业者关注,涌现出大批协作机器人厂家,2020年全球协作机器人厂商数量已经超过110家,中国市场超过75家,预计到2023年,中国市场协作机器人厂商数量将达到100家左右①。市场份额上,多个国产同步发力,已经占据70%左右的市场份额,上海节卡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称“节卡”)就是其中表现突出的一家协作机器人企业。
创立发展
JAKA节卡机器人,创立于2014年,音译自英文名“JAKA”(Just Always Keep Amazing)永葆卓越之意。在创立初期,节卡就将主要任务放在聚焦协作机器人应用的相关业务上,不断明确客户的终端需求。三年之后,节卡自主研发的协作机器人产品正式上市,节卡小助(JAKA Zu)系列协作机器人于2017年公开发售亮相第19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引发业界关注。
据节卡副总裁常莉介绍,节卡2017年到2019年的主要任务是深耕具体的行业及应用前景,并结合协作机器人自身特点开拓客户。2019年之后,积累一定行业经验和客户资源的节卡开始区域拓展,奉行“大客户策略”的节卡不断在全球范围与知名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建立价值交换。例如,成为丰田全球***的协作机器人供应商。
与此同时,节卡也在不断升级自己产品,自2017年正式推出产品后,节卡陆续推出其他系列的协作机器人。截止目前,在产品矩阵、产品性能及场景的覆盖度上,节卡都有了更多的数量。JAKA Zu系列协作机器人(通用版,力控s版),JAKA All-in-one共融系列协作机器人、JAKA Lens系列视觉产品等,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与柔性特点,可轻松应用于工业、商业、服务等领域,并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上海节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JAKA Zu 7机器人顺利通过MTBF 30000小时测评,成为目前协作机器人行业***通过该项测评的厂家。而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是衡量一个产品的可靠性指标,越长表示产品可靠性越高、正常工作能力越强。
凭借在驱控一体化、一体化关节、拖拽编程、无线互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节卡机器人系列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工业领域的自动化生产,为工业领域创新提供持续而的装备基础。在国家工信部公布的第三批“专新特精”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中,节卡机器人也荣誉入选。成为“小巨人”企业的节卡也将继续长期专注并深耕协作机器人领域,以期取得更大突破。
独立赛道
为什么会选择协作机器人赛道,常莉认为协作机器人发展至今,虽然在体量上无法与传统工业机器人进行一个比较,但是从产品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上来说,已经形成自有的独立性。“可以理解为,新能源车和燃料车,尽管都是马路上跑的四轮车,但是已经是两个独立赛道了。”常莉如此类比。
相对独立的赛道也意味着在这条赛道上的商家将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体现在,资本关注、市场需求、竞争等方面。
从资本来看,协作机器人已成为资本的热捧对象。2021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融资事件69例,涉及资金近120亿元人民币。其中,协作机器人更是成为资本热捧的对象。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协作机器人领域共发生融资案例12起,总融资金额达40亿元左右,其中大部分企业进入B轮融资阶段②。节卡今年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公开资料显示,11月15日,节卡机器人正式宣布已于今年上半年完成C+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由某全球工业巨头与普罗资本旗下国开装备基金联合投资,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与全球市场拓展。而今年1月,节卡宣布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超3亿元人民币,由中信产业基金旗下基金和国投招商共同领投,老股东方广资本跟投。
从市场需求上看,更多人机协同的需求场景被激活,常莉认为协作机器人未来的发展空间基于本身服务的市场决定的,主要分为工业场景和商用场景两大块。协作机器人自身小型化、安全、智能、人机共融的显著特点不但拓展了其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领域,也使其可以进入服务机器人范畴与消费者直接接触,在消费零售、医疗等商用场景中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应用场景的增加就相当于新的市场增加。”常莉表示。
而从竞争上来看,相比于同属于工业机器人范畴的多关节机器人、并联机器人、SCARA机器人等其他细分种类,协作机器人赛道上的厂家起步均较晚,老牌的工业机器人厂家初对协作机器人重视不够,产品推出相对较晚,这给了包括节卡在内的诸多国产机器人厂家生存空间及追赶时机。
尽管市场一片火爆,但何时才能彻底跨越从工业到商用的障碍,依然引起多方质疑。但无论如何,节卡已经在其中坚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工具化发展方向。节卡认为,不同于“设备”的二次组构,相对标准的“工具”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企业成本提升,构建高效智能工厂,产线升级刻不容缓。协作机器人软硬结合,既有硬件部分,也有独立的控制系统。在原本的自动化基础上,叠加了人工智能高端算法、传感器等智能技术设备,成为佳的智能化的载体。“工具化”后的协作机器人将从“专业装备”变为简单易用的“工具”,普适性大大提高。
战略布局
深耕协作机器人市场的节卡,在企业发展上不断完善自己的战略布局。根据不同地区的差异化地域优势,设立上海、常州、深圳、天津、日本5个基地。节卡总部与上海交通大学邻近并合作密切,高校为企业提供了持续稳定的人才输出和科研合作项目,“也因此,上海担任了节卡研发中心的角色。”常莉表示。而常州与深圳作为生产制造基地,是基于整个长三角、珠三角区域成熟的制造业产业环境决定的。“协作机器人本身是一个轻负载机器人,轻负载机器人更多地用于轻工业发达的区域。长三角及珠三角区域3C、电子行业发达,且配套的产业链上下游聚集,生产型人才集中,适合作为生产制造中心。”海外方面,日本的布局不仅完善了节卡的服务体系,也保证了节卡在全球前沿技术上的交流学习上走在前列。“日本基地的选择有两个原因,一是更好地对海外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二是日本始终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研发上走在前列,这样的布局有助于节卡进一步朝着全球化企业方向前进,而不仅仅是一个国产替代公司。”
除多地布局外,节卡认为服务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售后维修等基础服务,还需要为用户群的后续人才梯队培养提供方法,为整个行业划定标准。为此,节卡推出了“JAKA”线上培训和专题课堂,通过模块化的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各地提供循序渐进的培训。
节卡认为,企业应该有做到行业知识普及的担当和义务,节卡课程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形成标准化的知识体系。于研发端,可以在推广节卡产品的同时,分享交流协作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技术。于教育端,节卡课程为培养国家未来的职业教育人才出一份力;于使用端,比起单一提供客户售后服务,帮助用户群体构建自主学习和使用能力,培养机器人工程师才是“授之以渔”的做法。
当前,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显著,离散型场景和安全的人机协作需求不断增加,下游市场应用需求的扩大保障了协作机器人的未来发展,但协作机器人厂家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且足以成为爆发点的领域尚在探索中,节卡在其中又将做出何种尝试,我们拭目以待。
更多资讯, 协作机器人